·广····

  • 您的位置 燃烧 >> 燃烧新疆 >> 新疆文化网 >> 马寿民 把个性的新疆人装进画卷中 图
  • 马寿民 把个性的新疆人装进画卷中 图

  • 作者:  来源:新疆都市报  日期:2008-6-24 12:36:34
  •  
     

      昆仑筑路人

      这是作者在昆仑山上遇到的筑路民工。作者被这些长发垢面,浑身脏污却勤劳的筑路工所感动,创作了这幅作品。

      《谁的头不能摸》

      头是高贵的,除了儿时会有长辈的爱抚之外,没有人愿意让别人摸自己的头。但无论是谁都会在理发师傅前俯首帖耳。《谁的头不能摸》表现了剃头师傅对职业的自豪,也是作者对我区南疆地区传统剃头方式的细微观察。

      马寿民,1962年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其作品以水墨人物见长,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等境内外多家刊物,出版有《马寿民作品选》、《美术家马寿民》、《马寿民新疆人物画》等专辑。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

      没有故作修饰的外形,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的眼神,当马寿民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根本不像一个具有诸多荣誉在身的画家,反而更像是住在同一栋楼里的邻家大叔,质朴而亲切。

      而跃然于马寿民作品上那一个个传神、灵动的人物形象,就好像是走在新疆任何一个县市、农田、果园里碰到的维吾尔族老乡,淳朴而熟悉。

      画家和他的作品有着相同的生活气息,这是最真实的本质表现。

      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陕西乡下的马寿民,从小接触的便是农民,他们质朴的言行给马寿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时,还没有接受过绘画系统教育的马寿民就用稚嫩的笔法写写画画;上世纪80年代,马寿民参军入伍到新疆,绘画才能很快展现出来,而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他也接触了更多普通人,昆仑山边防哨所里的战士,南疆农田里劳作的农民,以及在西部高原上打工的四川民工……这些平凡人强烈刺激着他的绘画欲望,于是,他只要有时间就去向名家请教、与有相同爱好的人共同探讨,或者是行走在各地州,捕捉着每一个可以入画的场景。

      马寿民说,在30多年的生活中,他爱上了新疆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也爱上了生活在这篇土地上的勤劳善良的人民。他为他们坚贞的信仰,坦诚、率真的处世态度以及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所感动——他们住着土坯房、靠雪水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最能表达在自己对少数民族敬仰尊重爱护的情感,便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下来。

      马寿民每年都去各地州采风两、三个月,尽管以他的成就和名望可以在所到地享受一定的待遇,但是他却坚持去当地的居民家中生活,和他们同吃同住,以加深对新疆少数民族个性及生活习惯的了解,这使他的作品个个栩栩如生。从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是情感的墨象化,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绘画作品中,最难的便是人物画,简单的线条只能勾勒出轮廓,具体的表情怎样才能被表现出来呢?

      马寿民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归纳、整合了一系列极具个性而又能将人物活于纸上的笔墨语言。他用阔笔勾勒人物的形象,质朴率直沉实的线条将少数民族的高大英武、强悍朴实的精神风貌凸显出来,给人以粗犷、豪放的感觉,但粗犷而不粗野豪放、不轻浮。

      他画中的人物严肃而又深沉,恬静而又充满活力,寥寥几笔便将饱经沧桑的皱纹和在独特生活方式中历经风雨的双手和双足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浓墨渴墨的运用又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呼之欲出。笔墨的交融互渗使画面洋溢着一股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以至于使我们忘记了是在读画,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或者是画中场景就在眼前。

      马寿民用艺术的真实烘托出了生活的真实,他朴实地用艺术美真实再现了生活中具有坦荡胸怀和旷达人生态度的民族兄弟姐妹的人格美。(文/记者 李俊梅)

  •                              
                                            分享收藏到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和讯网摘 Google书签 Windows Live Del.icio.us Yahoo书签 提交新发现,Dig it 添加到百度搜藏 Save to inu.cc 收藏此页到纯我网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 相关文章

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168号(世纪花园) 新ICP备:05000483号 QQ-81055124 手机: 13039414517 呵呵~若有错误请告知…谢谢~~